近年来,苏尼特右旗人民检察院立足“乌兰牧骑红色基因发源地”独特优势,创新打造“红绿蓝·骑迹”检察文化品牌,围绕党建引领、队伍建设、公益诉讼、文化宣传、生态建设等多方面,构建“检察+乌兰牧骑”创新模式,以红色铸魂、绿色赋能、蓝色提质为路径,推动“四大检察”全面协调充分发展,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,打通基层检察院直面司法办案、直面人民群众、直面矛盾纠纷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以乌兰牧骑精神激活队伍内生动力。将乌兰牧骑“深入基层、服务群众”的优良传统融入检察血脉。通过“政治+业务”融合学习机制,常态化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、青年检察人员“三全式”培训及“三真式”实训,构建起“政治引领业务、业务反哺政治”的良性循环。
创新“乌兰牧骑+红书包+检察”普法模式,组织检察人员深入牧区、企业、那达慕会场等开展法治宣讲10余场次,将扫黑除恶、未成年人保护、生态保护等法律知识融入群众生活场景。同时,通过“争当五星、争创一流”评选活动,激发队伍干事创业热情,逐步形成“整体优秀、个体拔尖”的人才梯队。
以法治力量守护北疆亮丽风景。围绕“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”等生态战略,构建“检察+”生态保护协作机制。联合公安、林草、苏木执法队成立巡察组,针对古树名木保护、禁休牧政策落实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7份,并邀请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全程参与监督,推动形成“发现问题——精准建议——跟踪整改”闭环。
创新打造“生态保护法治教育基地”,通过“检察开放日”组织中小学生沉浸式学习环保知识,将法治教育与生态意识培育深度融合。此外,开展“食药安全益路行”专项行动,与政协共建协同监督机制,对食品添加剂使用、现制现售饮用水设备安全等民生问题靶向施策,以“检察蓝”守护“生态绿”与“舌尖安全”。
以机制创新提升法律监督刚性。在刑事检察领域,深化“简案快办、繁案精办”模式,依法适用速裁程序办理案件,推进简案“快办”向“优办”提升。组建专业化团队攻坚疑难案件,通过检察官联席会议、特邀检察官助理协作等机制提升办案质效。针对侦查监督中“问题反复、整改乏力”的痛点,与公安机关建立刑事案件质量分析通报会制度,推动构建“预防——监督——整改——提升”案件质量共同体。
在公益诉讼领域,围绕自治区“六大行动”,找准助力“节水行动”和“就业行动”的检察履职切入点,针对现制现售纯净水设备隐患、快递员社保缴纳等问题制发检察建议,督促行政机关整改落实。同时,针对未成年人保护、文物遗迹守护等社会关切,联合人社、文旅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,以精准监督回应群众急难愁盼。
以品牌建设服务大局全局。在节水行动中推动完成30台直饮水设备升级改造,在助企行动中督促市场监管部门打击假冒品牌销售,在北疆文化保护中实地走访金界壕、古岩画等遗迹,以检察建议推动文物活化利用。针对公共视频监控盲区、未成年人违法雇佣等社会治理难题,通过“人大+检察”“政协+检察”机制拓展监督线索来源,以“我管”促“都管”,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。
苏尼特右旗人民检察院以“红绿蓝·骑迹”品牌为牵引,将红色传统转化为服务大局的实践动能,以法治力量守护生态底色、护航民生福祉、提升监督质效,为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动范本。下一步,乌兰牧骑公益诉讼宣传队将立足农村、牧区干部群众法治需求和关注热点,围绕法律普及、乡村振兴、生态保护等内容,创新编排各类普法短剧,将法治精神和生态安全理念传递给农牧民群众,以更实举措、更优业绩书写北疆检察新答卷。